2月5日消息,業內高管稱蘋果正與電視節目制作人談判推出高端付費電視服務。而對于蘋果而言,涉足電視領域也算是老調重提,但除了一個并未賣出節目的蘋果電視盒子外,蘋果收獲甚微,此次傳出新動作雖未證實卻又是一陣熱議。
國外有蘋果鍥而不舍變著法地涉足電視服務領域,國內有新興巨頭小米為電視出錢出力,兩者如此執著的堅持恰恰表現了一種大勢所趨,而這也是樂視之所以可以在眾多競爭者中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所在。
電視領域已不再只是傳統意義上單純的暴利硬件銷售,近幾年,行業發展表現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越來越傾向于笑著做“賠本”的買賣,卻還換著花樣地沖銷量做活動。不是企業們都“瘋了”,而是他們要讓用戶“瘋狂”地購買產品,才能感受到產品所帶來的各類服務體驗。
傳統電視的大片江山尚未被撼動,想要短時間內改變電視電視份額又非一朝一夕之事。加之國內外發展情況差異,蘋果、小米在此延伸之路雖相似度頗高,卻也各有近憂。
索尼有望翻身 蘋果沉默是金
最新消息顯示,索尼去年7月拆分的電視業務,今年可望實現11年來的首次盈利,預計電視業務的營業利潤為130億日元,相比上一財年255億日元的虧損,實現一次大逆轉。
索尼精簡業務重組戰略初見成效,移動業務仍面臨精簡計劃,索尼CFO吉田健一郎表示,“止血的結構改革已經順利進行,我們在下一財年及以后將推動必要的精簡措施。”
相比索尼在移動領域的不足,蘋果在在電視業務上也顯現了一些中氣不足。面對索尼的“以退為進”,蘋果在電視業務的“步步為營”卻止于傳聞,蘋果官方對傳聞三緘其口,引得外界對其一直以來的動作都只是猜測。
蘋果涉足電視業務可以追溯到幾年前,兩年前推出每月30美元的訂閱服務,自那開始,蘋果的電視業務戰略總是變幻莫測。
2012年消息稱蘋果已經在和AT&T、Verizon等運營商就電視方面的業務進行洽談。2013年蘋果機頂盒的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去年又傳蘋果有意與美國最大的有線電視運營商康卡斯特公司合作,使蘋果機頂盒能帶給用戶高質量的流媒體電視內容,合作結果不了了之,只有蘋果機頂盒如期發布給這傳聞畫上了句點。諸如此類的傳聞一直以來圍繞著蘋果電視業務發展,卻均未見其有明確官方消息表明其發展動向。
而這一次蘋果依舊沉默。外界猜測蘋果會一改以往聯手運營商的方式,與傳統付費電視提供商那樣提供一系列的電視節目不同,直接將節目打包直接銷售給用戶,這意味著蘋果要推出自己的版本,提供自己的交互界面和用戶體驗,如同蘋果手機的發展模式一般,進入人們的生活。
蘋果對電視業務如此執著、沉默并非毫無緣由,作為國外巨頭之一的蘋果在電視業務上卻遠遜于競爭對手,谷歌Chromecast、Nexus播放器,到亞馬遜Fire機頂盒等一系列產品一次次引爆著美國的電視機流媒體市場,而蘋果卻不溫不火,這與其蘋果生態的偉大愿景實屬不符。
蘋果生態的成功豈能在電視業務上栽跟頭,而且沉默背后蘋果依舊保持前進狀態,盡管式微卻總能牽動人心,亦算是蘋果的戰略之一。
樂視壁壘高筑 小米豪擲千金
連日來,樂視股價再度連續上揚,市值突破460億元。眾所周知,去年樂視網市值越過450億,所倚仗的并不是網站流量,而是“生態圈概念”。僅流量方面,優土是樂視的一倍,可在美上市的優土市值折合成人民幣僅300億元。在經歷了政策、盒子等一系列風波后仍能以如此快速度恢復到最佳狀態已是令人驚嘆不已。
樂視網垂直整合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生態模式是樂視賴以生存與競爭的根本,從“硬件+內容+廣告+應用”獲得四重收入組成了樂視的盈利模式,而其商業模式則是通過“付費+服務”體現的,這也是小米通過小米手機實現的對行業突圍的關鍵所在。
小米手機的銷量與米粉數量的不斷增加,讓小米帝國的生態圈也逐漸生根發芽,不管是出于終端延伸,還是生態向生活的挺進,電視都是小米繞不開的一環,正如超級電視為樂視構建了一個家庭娛樂生活搭建了基石,可小米手機目前只僅僅局限于用戶的移動生活,由其推出的智能手環、路由器、耳機等產品也僅僅只是點綴之物,構成生態還略顯不足。
而對于樂視的生態圈而言,最大的壁壘在于突破其內容資源對用戶的封鎖,具備媒體屬性的樂視早在視頻網站發展之初就已頗有先見地積累了大量版權資源,先天不足的小米也不甘示弱,就在去年底宣布挖角新浪總編陳彤,并豪擲10億布局內容。
如今資金已紛紛到位,優土、愛奇藝均已被拉到其陣營,還有此前投資的西山居、九安醫療、華策影視、凱立德,分別在游戲、健康、視頻、地圖上幫忙占位,內容之戰蓄勢待發。
從小米對內容投資布局的廣泛也足見電視服務內容的另一發展趨勢,游戲、健康、教育等一系列與生活、娛樂息息相關的生活化服務被極大限度地運用到新技術的探索中,為電視服務的多元化競爭也提供了更多可能。
近幾年,電視領域迎來空前的繁華,放眼國內外,巨頭們都已紛紛入局,可繁華背后,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以上就是關于智能電視服務新時期繁華背后,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全部的內容,關注我們,帶您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特別提示:本信息由相關用戶自行提供,真實性未證實,僅供參考。請謹慎采用,風險自負。